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美国的变与不变。中国经济的崛起,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事件。中美当前的经济结构以及相互融合度,决定了中美大概率不会走向“修昔底德陷阱”。当前中国与美国都发生了部分变化,也存在不变的部分。对中国而言,不变的是,增长格局与改革方向;变化的是,中国模式优势凸显。对美国而言,不变的是,二战以后坚持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外交原则;变化的是对华策略,美国逐渐开始以冷战思维遏制中国。我们认为,与苏联不同,美国目前对中国采取的冷战思维不一定有效。短期看,中美关系急速恶化,但我们认为大选后触底可期。中长期来看,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会采取强硬措施,中美关系将持续存在不确定性。
十四五规划主题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包括三条主线:主线一:内循环为核心的消费主线。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基建和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当前正在逐步转向以消费为主的新增长模式;主线二: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内部来看,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数量驱动经济增长的“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的需求,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将我国转为“内涵型”增长模式。外部来看,中美脱钩、产业转移等问题,也需要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主线三:绿色经济,促进新能源革命。发展绿色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能源质量,促进新能源革命,提高发展的质量。经济增长方面,十四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在5%左右,2035年GDP再翻一番。
构建消费大市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2011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超过资本形成总额,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五年,要通过改革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供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消费意愿。
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集中攻克“卡脖子”领域技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领域研究和存在瓶颈的技术攻坚方面的投入(例如芯片和半导体、软件、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先进机器人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等),重点支持“四基”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
区域协调发展,突出重点重点城市群。1)长三角:长三角各个地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经济联合。
长三角城市群跨域治理;2)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将城市群跨域治理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密结合,推动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加速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3)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位于丝绸之路中的重要经济腹地,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
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强化支持实体经济。1)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十四五期间将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加速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使得金融供给多元化,强化金融支持科技行业发展;2)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预计未来将围绕融资端、投资端和机构端加速改革。其中,融资端(注册制改革);投资端(拓宽长线资金入市);机构端(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3)进一步完善银行体系。银行系统将继续强调脱虚向实、防范化解风险、完善公司治理,制造业贷款比例或进一步提高。
货币财政政策相协调,财政继续加杠杆,货币结构性放松,优化税收降低融资成本。十四五期间,货币政策将会坚持常态化操作,以结构性宽松为主。以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发力点,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为可能的风险应对保留足够的政策空间。
财政继续加杠杆,预计财政赤字率、政府杠杆率将进一步上升。税收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为完善税制并调整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预计未来五年会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要素市场改革取得进展,改善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改革开放是从放开商品市场开始的,要素市场放开相对偏慢,且当前部分要素仍然是管制型市场。从收入分配角度来看,要素市场改革滞后相对有利于企业部门,对居民部门造成一定压制。要素市场改革重点包括:优化土地市场要素,促进人口城镇化;引导劳动力市场改革,结构和质量两手抓;推进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的改革。
加强国际联系,学习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全球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大背景下,中国优势凸显,未来在全球舞台上,我国将继续学习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中日韩推进“自贸伙伴关系”,合作前景广阔。中欧在“后疫情时代”拥有广泛合作空间。“一带一路”推动加速中国产业改革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