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2020年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报告

  • 2021年01月11日
  • 50 金币

技术原理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主要由生物特征采集、生物特征存储、生物特征比对三部分组成。其中,关键技术包含生物特征样本采集、质量判断、呈现攻击检测、生物特征提取、特征比对与决策以及多模态融合等。从应用模式来看,典型应用模式分为本地模式和远程模式,可在移动设备上完成所有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也可以由移动设备和远端服务器分工协作来完成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从产业链来看,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产业涵盖了从基础层采集元件、技术层算法到应用层解决方案的各个层面,其中,采集元件和生物识别算法是该产业尤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从生物特征识别模态的角度来看,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涉及指纹、人脸、虹膜、声纹、静脉以及多模态融合等。目前移动设备上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应用非常广泛,广泛支撑以移动支付、电子政务、电子社保、电子医保等代表性应用的数字经济发展。

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及其他产品中,迎接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移动终端上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人脸、声纹、虹膜及静脉等。其中,指纹和人脸是两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特征识别模态。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由电容式逐步发展为屏下,人脸摄像头也经历了2D、双目、3D(如结构光、TOF)的发展变化,移动终端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不断发展和成熟。生物特征识别

迈入移动终端市场,为进入消费电子市场创造了条件,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同时,移动设备作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重要感知设备和安全入口,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网络身份认证是移动设备生物识别的主要应用场景。网络技术将人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智能化后连接到互联网、物联网等,将设备通过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数字化后汇总呈现,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远程操纵设备的能力。以物联网为例,Statista 预测,全球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2.99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8.99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2%。具体到手机,据中国信通院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89亿部,其中5G手机超过 1300万部。可见,物联网技术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其与移动设备、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结合,将会不断创新和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无处不在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网络发展还面临着市场碎片化、产业标准不统一、安全考虑不完善等多种挑战。尤其是安全方面,相比于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将更加深入到人们的物理世界生活中,一旦出现安全事件,甚至有可能直接危害到用户的人身安全。因此,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网络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移动设备生物识别应用中,包含了多种生物特征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优势。正如指纹识别未能替代密码解锁一样,人脸识别的出现也不意味着指纹识别时代的落幕,指纹识别依然具有用户基数大、用户习惯培养好等优势,每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移动终端上的多种生物特征模态将长期共存。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