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0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前 言 1壱、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壱)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3(弐)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4(参) 在校生情况 4(四) 生源质量 4弐、 本科教学基本条件 5(一)师资队伍建设 5(二)教学经费保障 5(三)教学硬件建设 6参、 教学建设与改革 8(一)教学建设 8(二)教学改革 10四、 质量保障与监控 11(一)质量保障 12(二)质量监控 13伍、 学生学习效果 13(一)素质教育 13(二)学生竞赛 14(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14(四)应届毕业生就业 15(五)用人单位评价 15六、 教学工作特色 15(壱)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5(弐) 积极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模式 16(参) 深化素质拓展和创新教育模式 17七、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存在的问题 17(二)对策 18前 言湖南工学院创建于1975年,座落于湖南省衡阳市,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自成立以来,秉承“勤学、务实、圆融、卓越”的校训,围绕服务地方(行业)需求和人才成长需求,励精图志,求实进取,逐渐成为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服务社会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目前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万余人。2012年,学校占地1400余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值8214.3万元,拥有包括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在内的各类优秀实践教学基地70余个,11个教学院(部)、25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7939人,教职工员100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1.76%,硕士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2.22 %,有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人选、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等等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开放办学,以董事会为平台,与大亚湾核电站、三一重工、中联重工、南方水泥、富士康等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较稳定的产学融合和校企合作关系,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日本星城大学、韩国亚洲大学、台湾中华大学等多所国际名校建立了稳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现有6个校级研究所,在安全工程、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工商管理等领域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的办学思路是:改革创新,强化基础,办出特色,科学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为本,服务社会,求是创新,追求卓越。学校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是:学程分段,分类培养,协同育人。学校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是:学生主体,需求导向,能力主线,分段分类,强化实践,协同育人,多元评价。2012年,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规范本科教学,以“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导,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壱、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壱)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著称、社会服务能力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定位: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积极发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继续教育。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为地方(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弐)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2012年,我校有2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机械工程学院3个专业,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4个专业,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4个专业,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4个专业,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3个专业,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3个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3个专业,外国语学院1个专业。(参) 在校生情况2012年,共计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4263人,全日制专科学生1153人。截止到2012年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132人,全日制专科生3807人,成人教育学生10290人,折合在校生18968人。(四) 生源质量2012年,我校加强吸引优秀生源的工作,形成了考生踊跃报考、录取人数超计划的良好局面。我校25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3714人,实际招生4263人,新生报到率为94.89%,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有16个地区当年理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批次最低控制线10分以上,6个地区当年理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批次最低控制线20分以上。其中,福建省理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最低控制线40.72分,湖北省理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最低控制线84.86分。有9个地区当年文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批次最低控制线10分以上,其中,吉林省文科平均录取分数高出最低控制线21分。湖南省本科录取时,我校理科抛档线为470分,超出省最低控制线19分,文科抛档线为534分,超出省最低控制线11分。在录取的学生中:党员2人,预备党员6人,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者573人,各级优秀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获得者1426人。弐、 本科教学基本条件(一)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使得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得到较大改善。2012年学校教职工总计1088人。其中,专任教师765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0.31%。外聘教师220人。生师比为21.68,基本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副高职称及以上教师300余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1.76%;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47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2.22%。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人,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第二层次人选2人,湖南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1人,省级教学奉献奖获得者4人,省级教学能手7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二)教学经费保障学校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保证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实现了本科教学经费逐年持续增长。2012年,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为2844.12万元,生均1585.43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567.75万元,生均873.93元,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8.91%。表2.1 2012年湖南工学院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项目2011年度2012年度生均较上年增长(%)总额(万元)生均(元)总额(万元)生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435828.801567.75873.935.45本科实验经费237136.88273152.1811.18本科实习经费293169.22348193.9914.64本科专项教学经费583336.72655.37365.338.50合计25481471.622844.121585.437.73注:统计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全日制本专科生17939人; 2011年12月31日,全日制本专科生17314人。(三)教学硬件建设学校精心规划,加大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12年学校固定资产总值为78821.9万元,比2011年新增9665.1万元。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15424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1307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7.06平方米;运动场84006平方米,体育馆32663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68205平方米,生均9.38平方米;学生食堂5个,面积23112平方米,生均1.29平方米。表2.2 2012年湖南工学院固定资产增长情况年份类别2011年2012年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总值(万元)69156.878821.99665.113.98%(四)图书资料服务图书馆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和环境育人职能。2012 年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费投入300余万元,新增纸质图书44175册,至2012 年底,拥有纸质馆藏总量83.19万册,生均43.9 册;学校现有纸质期刊931种,1149份,拥有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4个,其中电子图书113万种。2012年图书流通量176936册次,流通量比2011年增加18%。2012年还成功举办了“圆融读书月”系列活动、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梦·湖工梦”朗读会,以及文化书展、主题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五)校园信息化建设学校不断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校园网主干带宽1000 Mbps,网络信息点数6471个,光纤总长近20公里,连接二个校区和各楼宇,覆盖了全部教学、行政用房、实习工厂、教工宿舍、学生宿舍楼,提供包括WWW、E-mail、DNS、VPN等基本服务和网上招生、信息发布、公文查询、教务管理、学工管理、科技管理、网上图书馆、财务查询、心理在线、仪器设备管理、人才信息中心、电子院报等系统服务,还为E-mail注册用户提供网络移动硬盘等服务。2012年,学校完善了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新系统软件功能涵盖了本科教学管理各部门和各业务环节,包含从学生入学注册、学籍管理、培养方案、排选课、考试、成绩、教学评估、毕业设计(论文)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了本科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性,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本科教学管理效率。参、 教学建设与改革(一)教学建设1. 调整专业结构,培育特色专业根据地方(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本科专业。2011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6个授权专业评估,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又有5个专业通过授权评估。截止2012年底,学校有25个本科专业,5个特色专科专业,涵盖工、经、管、文、理、艺6个学科门类。2012年,学校新开设5个本科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卓越计划”等优质资源,以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自动化等优势特色专业为重点,努力打造品牌与特色专业,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个专业获批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推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截止2012年底,至此,我校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2. 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打造精品课程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学术、技术与职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需求导向和能力培养主线,构建了“3平台+2模块”的课程结构,每个专业的课程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平台和实践教学、素质与能力拓展两大模块构成。在此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2012年,学校开设本科课程1111门,开设本科课程门次3701门次,其中小班授课723门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26门。3.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2012年,学校继续加大对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等实验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高分子材料工程基础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语言训练中心、环境工程实验室等四个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资助与学校配套经费1170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实验条件。截止2012年底,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总计16801台套,单价10万元以上53台套,总价值8214.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330.6元(按折合在校生数计算)。实验室总面积15587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0.87平方米(按全日制在校生计算)。校内实习工厂3200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设施能较好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和学生研究创新、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需要。学校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等 1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10余个;有33个本科教学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与中国建材湖南南方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特变电工衡阳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4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上述实践场所完全能满足学校实践教学需要。(二)教学改革1. 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提升内涵发展2012年,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规范本科教学为基础,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主导,以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出台了《湖南工学院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考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促进本科教学国际化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2012年,我校获得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同时,新增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 积极开展教改研究 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学校有一支高质量的较稳定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能根据高教理论、政策和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学校设立了教研教改专项资金,对省级以上的教改项目给予配套经费资助;出台了《湖南工学院教研教改课题立项与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教研教改管理规范。近年来,学校先后批准校级教改课题立项近200项,获省级以上教改课题立项10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2012年学校校级教改课题立项42项,获省级以上教改课题立项1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4项。3. 以“卓越计划”为契机 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再次获批为“卓越计划”专业。学校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引导工程、示范工程,制定了卓越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配套政策及相关制度,完成了卓越班学生的遴选工作。卓越专业与企业共建 “湖南韶峰南方水泥工艺与自动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已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 质量保障与监控学校强化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注重建立规范完整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一)质量保障1. 完善组织体系,形成管理合力学校按照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现有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能,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二级学院(部)院长(主任)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理顺工作思路,出台相关政策;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落实教学改革的各项部署,使各层面的各项工作得以同步进行。2.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长效管理学校先后出台《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任课资格审批有关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等40多项管理制度,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毕业论文等各教学环节均制订了质量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3. 重视教授授课,确保教学质量学校高度重视教授为本科生开设前沿知识课程或讲座,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考察指标之一。2012年,全校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人数占教授比例为80.85%。由教授授课的课程为382门次,占总课程门次的10.32%,由副教授授课的课程为1009门次,占总课程门次的27.26%。(二)质量监控1. 加强质量监控 强调学生为本建立了校院两级联动、校内校外配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和完善教学督导团评教制度、领导听课制度、同行互评、学生评教、教学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制度、教学奖励制度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实行课前、课堂、课后教学全过程监控。课前监控主要是对教师教学准备情况进行检查,课堂监控主要是采取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督导团进行随机听课,同行评课等方式。课后监控则主要指对课堂以外的教学环节,如作业、实验与实习报告、课程设计、考试等教学环节监控。2012年学校修订了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开展了学生对教师的全员网上评教活动。评教结果显示为,学生对大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是满意的。2. 激励约束并举,全面提高质量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激励与约束制度。学校制定了规范教师从教的管理规定;加大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挂钩;开展优秀教学团队、示范教师、青年骨干教师评选活动,较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校长奖励基金”中设立专项,对教与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伍、 学生学习效果(一)素质教育学校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首先学校从顶层设计着手,根据“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原则,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理科类专业应强调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文科类专业应重视科学素养和科技技能的培养,工科类专业应强化人文素养和理科基础。其次,学校设立“圆融讲坛”, 2012年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和杰出校友来校讲学,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学校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和载体,积极培养和发挥学生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05个,学生参与43496人次。(二)学生竞赛2012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3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4项;参加本科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获奖7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1项;参加文艺、体育竞赛获奖2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1项。学生获得专利4项。近几年,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30余项,其中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17项。(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校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积极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在抓好日常体育教学、常规训练和田径运动赛的同时,以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社团为平台,以推广简化太极拳为主要抓手,开展大学生全民健身运动,2012年上半年学校组织了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培训班,并举办了第二届二十四式太极拳比赛,暑期举办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培训班。2012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为95.03%。 (四)应届毕业生就业2012届毕业生4600余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390人,专科毕业生2400余人。经学校联系,提供了就业岗位达16000多个,平均3.5个岗位供一个毕业生选择。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99.62%,学位获得率99.53%,考研率为7.8%,初次就业率达87.29%,学生党员10%,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五)用人单位评价由于培养目标定位准,培养过程注重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我校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根据我校毕业生调查表反馈的信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人文素养好,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中国建材湖南南方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特变电工衡阳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对我院毕业生满意度高。六、 教学工作特色(壱)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行业)企业需要,创新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与国内外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师资队伍,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教学计划,共同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组织考核与评价,初步构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至2012年,我校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在卓越工程师方案实施过程中,分别制订了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方案,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等多种研究性学习。在制订专业建设标准(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学校标准和专业标准)时,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与行业职业入职标准接轨。(弐) 积极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为适应国际化形势,学校不断改进国际合作办学方式,努力实现学生互换、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截止2012年12月31日,学校先后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日本星城大学、韩国亚洲大学、台湾中华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2012年,有2批学生赴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参加2+2校际学分互认项目,有4批学生赴韩国亚洲大学参加交换生、攻读硕士学位等项目,学校和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向教育部联合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湖南省“海外名师”项目顺利结题并再次获批;我校邀请多位知名高水平学者、教授、专家来校讲授课程,促进学生国际化培养;1名外籍教师获批湖南省“潇湘友谊奖”和湖南省特聘专家荣誉称号。 (参) 深化素质拓展和创新教育模式学校强调文理渗透,明确科学与人文教育选修课的设置及选修要求,加强理工类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高度重视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使学生结合专业理论开展实践活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倡导政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七、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存在的问题我校是2007年由原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专科行业办学背景和地处非省会城市等原因,存在以下问题:1、办学条件尚需完善,硬件建设有点滞后。现有两个校区同时运转,新校区第一期基本建设任务已完成,学校资产总值已近8亿元,但由于2011和2012年高校化债期间学校原计划好要上马的建设项目推迟,而且基本建设的周期性较长,所以2012年新校区教学行政用房依然偏紧。2、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学校虽然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较高,但教师数量尚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高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高水平创新团队尚不能满足高校发展需要。(二)对策1、加快新校区第二期基本建设在建项目建设步伐,适时推进老校区处置工作,在明后年彻底解决教学行政用房偏紧的问题。同时,要继续加大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建设投入。2、坚持内培外引,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着力提高师资水平。要建立健全人才绩效评价机制,深化任职资格考评改革,积极引进、培养高端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建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专业稀缺人才引进力度,有序增加教师数量,明显改善教师学历学缘结构,探索建立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加大人才交流与学术互访,扩大国际交流的渠道。增加人才团队培养经费。制订更为优惠的政策。注重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提高学历职称和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继续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教学竞赛比武活动,大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争取在明后年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尽合理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总之,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全校师生将团结一心,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核心,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完善教学基本条件,规范本科教学工作,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推进“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凝练办学特色,继续发扬“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睿智圆融,追求卓越”的湖工精神,为把我校建成一所人才培养质量著称、社会服务能力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